骨膜下種植體
最早于20世紀40年代由Gershkoff和GodbergA介紹并發展起來,具有較長的應用歷史。是指位于骨膜下,騎跨在牙槽嵴和骨基表面呈網架狀的種植體。主要分有支架型、顆粒型和多孔型。最常采用鑄造鈷鉻合金作為植體材料,也可在其表面噴涂氧化鋁、陶瓷等。
適用范圍:主要用于上、下頜全口無牙,或牙槽嵴寬度和高度不夠,而又難以采用其他骨內種植體來達到功能效果者。
黏膜內種植體
由DahlGs 1943年首先提出,又稱字母扣種植體,常采用鈦或鈦合金材料制成,形似蘑菇。其頂蓋部分植入黏膜內,柄狀部分暴露在黏膜外,端部倒凹嵌入義齒基托組織面的保持孔內,形成固位作用。
適用范圍:由于黏膜內種植體近期效果雖好,但遠期效果不佳。因此多應用于總義齒和游離端義齒的固位。
牙內骨內種植體
又稱根管內種植體或根管內固定器。植體為針型,表面光滑或帶螺紋,常用鈷鉻合金、鈦合金、鉭、釩等材料制成。該種植體可以不穿出牙齒根尖,即樁冠式修復,不直接通過口腔黏膜上皮,不與牙齦組織結合,避免了很多諸如污染、種植體與牙齦組織生物學封閉等問題,可以減少拔牙,保留盡可能多的真牙。但應用范圍有一定局限性。
適用范圍:適用于牙周炎松動牙的固定、外傷性松動牙的固定、牙齒根尖切除術后的固定以及調整根冠比例等。
骨內種植體
其依照形狀不同主要分為6種類型:葉狀種植體、圓柱狀種植體、螺旋種植體、錨狀種植體、穿下頜骨種植體以及升枝支架種植體。該種植體根據外形和類型的不同,需要采取不同的手術方法和手術器械植入。
適用范圍:它主要通過將種植體植入上下頜骨組織內,支持義齒,相當于在即將要鑲裝的牙床下植入的人工牙根,是目前臨床應用范圍、數量**盼一類種植體。
九二零口腔醫院組建有一支**的技術隊伍,以中華口腔學會會員,陜西省醫學學會會員,中華正畸聯盟(WTO)會員高建龍院長帶領的專業口腔團隊,為古城西安**的口腔美麗藝術。
經開院:未央區鳳城五路賽高街區北廣場二層(未央店)
高新院:高新四路與科技路十字世紀頤園二層(高新店)
網站:
www.920kqyy.com咨詢電話:029—869209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