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觀石的選購,可謂一門大學問。要想獲得滿意的景石效果,一定要對所選購的景觀石認真揣摩。
看總貌; 就是要看總體感覺如何,有無致使的缺陷。
看造型; 上下、四面全看到,觀察是不是山景石或象形石。
看紋理; 仔細查看石頭的圖案,不求石紋多而密,只要繁而不亂,少而不枯,富有動感、哲理和神韻,能給人以啟迪,就是好石頭。
看色彩; 看看景觀石的著色是否與其余景物或擺設和諧、色差、濃淡是否考究。
看質地; 主要是從景觀石的表層、石膚來看石頭的硬度、密度與細膩、光潔的程度。
看珍奇; 看看是否具有特殊的審美價值、研究價值與經濟價值。
“意境”的生成,除了“有形之景”、“審美之感”兩者外,更重要的是依托“意”的開掘和激發。如果說“有形之景”是意境的軀體,重于寫實,“審美之感”是意境的血脈,感以動情,那么“悠遠之意”就是意境的靈魂,魂在妙悟。沒有深厚意蘊的妙悟,就激不起邈渺的審美悠思,審美感受被牢牢地黏著于q8zbbt物象形式之上,無法展開想像的雙翅,上升到靈動浩渺的意境天宇。所以“物象”是否具備“意”的內蘊,是“意境”營造的又一大關鍵。
石之所以被人們如此熱愛,幾乎達到“無石不成園”的地步,正是由于“石”的身上寄托了深厚的哲理意蘊,游賞者從“石”的身上可以喚起義理的玄想,由形而下的實體激發起形而上的神思,從而獲得廣闊而豐厚“意”的空間。
首先,中國
大型園林石中的石頭抽象地濃縮了宇宙精神,是“****”觀念中代表“天”的象征元素。
在景觀設計上,“石”作為寫意自然,摹擬山水的造景材料,并不單單是由于它的外形、紋理、質地能表現出山的形態氣勢,更重要的是在“石”身上,尤其是“奇石”身上濃縮著山川自然的靈氣神韻,寄寓了天工造物的宇宙神力,是自然精神的呈現,形雖頑石,實為靈物。
石是真正的天工造化之物,它凝之于熔巖,侵蝕于流水,掩埋于黃泉,深藏大山,沉沙江底,億萬年歲月流痕,滄桑巨變,全憑自然天工琢蝕而成。所以,它包含著最強烈的自然的特性,它是“天開”的代表,“神工鬼斧”的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