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缺乏運動:從懷孕到分娩,很多新媽咪都放棄了以往的運動習慣,受盡折磨生下寶貝更是有了賴在床上的理由。需知運動是身體康復的重要促進劑,沒有肢體的運動就沒有正常的新陳代謝。
二、胃腸功能降低:分娩后,新媽咪的身體各種機能都處于虛弱狀態,消化系統功能降低,胃腸蠕動緩慢,腸內容物因為停留時間過久,水分被過度吸收,糞便干結難于排出。
三、不科學的飲食:生完寶寶的新媽咪備受家人的呵護,飲食都要追求高營養。而這類食物都有個共同的缺點,就是缺少對胃腸功能有利的膳食纖維。過于精細的飲食會在胃腸里吸收得很充分,后到達直腸里只有很小的體積,難以刺激****形成排便反射,也即產生不了“便意”,糞便就在過多的停留當中逐漸“濃縮”。
四、肌肉收縮力量不足:懷孕期間,隨著胎兒的體積增大,長時間壓迫、牽張盆腔和腹壁的肌肉,再加上分娩時過度用力造成疲勞,使分娩后用于正常排便的肌肉陷入無力狀態。
五、心理壓力大:擔心寶貝的成長和健康,擔心家里的經濟狀況,擔心自己的身材無法恢復原樣……心理壓力會干擾新媽咪的生活起居規律,被打亂的排便規律更是會影響到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,直接造成**。
六、分娩損傷:分娩過程中,會陰和骨盆組織或多或少都要有一些損傷,在產后出于自我保護,神經系統會反射性地抑制排便的動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