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ngon 183.61.177.* 2017-10-20 11:30:20 |
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失能老人最多的國家,這些老人大部分患有疾病,生活上需要人照料,需要專業的護理人員對他們進行疾病護理、康復訓練。需要照護的老人中,一半多的老人由于肢體運動障礙,導致活動能力降低,這相應地也會增加護理負擔,如:老人起居、洗漱、行走、吃飯、衛生、如廁、衛浴、更衣等。機構養老是解決重度失能、完全失能老年群體養老問題的**選擇,這種將老人集中在專門場所的模式,優點在于能夠通過集中管理,專業化的護理服務、適老環境保障、適老輔具的支持,使老人得到家庭養老所不能達到的護理和康復服務。
標準的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設計建造,應根據自理老人、輕度失能老人、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護理需求設計功能區,適老輔具的應用不僅能滿足失能老年人的行動、聽力、視力、智力、吞咽等功能障礙代償需求,對提高進食、排泄、洗浴等三大功能方面,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而且對適老環境具有代償作用,同時具有對護理人員護理能力的補償作用。
一、養老機構與適老環境
老人的生活離不開環境,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能夠給老人的生活帶來安全便捷、能夠使老人們心情愉悅,帶來好的生活品質,而非適老環境給老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,甚至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建康。
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大,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有一定的衰退,環境對老人的影響更加明顯。例如因為光線暗淡、床的高低不合適、室外樓梯的踏步高低不一等原因,導致老人摔倒。而大多數老人本身就存在骨質疏松的問題,一旦摔倒會導致骨折等情況的發生,由此對老人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。不良的家俱擺放,會導致老人的摔倒;噪音會導致老人心血管疾病的發作、會影響老人的食欲;未設置報警裝置的房間,無法對老人進行及時的救治;非適老環境通道的場所,會給老人的行動帶來不方便,甚至導致老人發生意外。
所以環境與老人的健康、老人的生活品質是息息相關的。為了老人能夠獲得更好的養老生活,首先我們需要為老人營造適老的居養生活環境。
二、國內養老機構的模式
當前許許多多養老機構模式為:醫院模式、賓館模式、醫院 + 賓館模式或賓館 + 醫院模式,房間大多是賓館2人標準間,床位+衛生間,沒有按自理老人、輕度失能老人、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分區設計,沒有體現護理操作 “進、出、洗” 的便捷。更沒有如何減輕護理風險、護理強度和人力資源成本的規劃設計;沒有體現生活照料 “睡、動、樂” 的要求。最主要的是不符合 “光、家、味” 的管理要求。
1、醫院模式
a、樓道不見天日,北側房間終年見不到陽光,北方顯的就更為差異,有的養老機構,老人住陽光面的房間,需要交不菲的陽光費。
b、雙人間,1臺電視2人看。1人包房,交2張床位費,老人不滿意,2人間只收1人護理費養老院不滿意。
c、樓層沒有公共活動場所設計,一般都集中在電梯門前大家看電視。各種活動室多為雙人間面積,單室單用,護理管理工作量大,樓道面積使用率低。更少有夏天避雨,冬天享受陽光的大型陽光房。有的樓道只有人工照明,為了失智老人的安全,只能是鐵柵欄窗和鐵柵欄門。
2、酒店模式
a、酒店的設計伊始是為健康人群短暫居住。養老機構設計是為老人長期居養。
b、酒店建筑的樓道是一般封閉的,比較窄,一般設計沒有窗戶,全靠人工照明,許多樓道是曲折或圓環形,引致視覺觀察障礙。而養老機構的建筑樓道,一般為單邊窗戶開放式或兩頭窗戶開放式,寬度大于300CM,多數為直線直角或斜角便于觀察。
c、酒店多數臨交通干道,有交通噪音污染,室外動空間有限。養老機構一般要求多位于利于靜養環境位置,室外環境空間較大。
d、中檔酒店的衛生間一般較小,沒有輪椅回旋空間。養老機構的衛生間要求輪椅出入自由且有回旋空間。
e、酒店一般只有大堂公共空間設計,沒有樓層公共活動空間設計。養老機構樓層公共空間的設計,是必不可少的。
三、養老機構設計誤區
1、防老人跌落設計缺失,陽臺、室外走廊、向外窗戶非全封閉防護設計;
2、助力扶手安裝不規范,支撐桿與扶手水平垂直安裝、不連續性,特別是陽角斷開、設備門斷開、穩定性差;
3、消防水管、上下水管外露于通道設計且不做防護,消防柜采用懸掛方式;
4、消防疏散樓梯間單側扶手,外露管線設備無防護,消防樓梯間低位窗無防護;
5、衛生洗浴間入口處未設計防逆水排水溝;
6、室外活動區域人為設置臺階;
7、室外景觀防欄低于150CM;
8、室內外活動區域建筑物陽角防護低于180CM;
9、衛生間馬桶左右預留空間小于60CM;
10、衛生間洗面臺過大,即占用了空間又增加了平面載水面積;
四、養老機構適老環境區別
1、適老功能環境:是指為自理老人和輕度失能老人設計的、預防老人跌倒、跌倒不受傷害、傷害及時發現的功能性居養環境。一般由建筑物內外空間、適老輔具、護理人員、自理老人和輕度失能老人構成。
2、適老護理功能環境:是指為提高護理重度失能老人和完全失能老人的護理效率、減輕護理強度、維護老年人和護理人員尊嚴的護理功能性環境。一般由建筑物內空間、護理人員、適老輔具、重度失能老年人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構成。
五、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設計要點
1、在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設計過程中,要實現 “水平零高差,垂直***” 。所謂 “水平零高差” ,就是地面必須要水平,不能有高坎或高度差; “垂直***” 就是要給輪椅留有足夠的接近空間,不能形成新的障礙。對于盲人和低視力的老人環境空間,還要求盡可能地減少室內地面家具,能固定的要固定,一般以壁櫥集中收納為好,確保身高及四肢活動范圍內無障礙物。
2、養老機構適老環境的功能設計,必須與不同類型的失能老人相匹配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失能老人一般是因個人生理或心理條件,和建筑環境條件間存在著差距,在使用建筑環境時受到限制。
3、就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設計而言,失能老人按其生理、心理條件及功能障礙程度的不同可分為:視覺功能障礙者、聽覺功能障礙者、肢體功能障礙者、智力障礙者和暫時性功能障礙者。其中,智力障礙者因個人障礙差異,無法以獨立方式歸納整理出特性和要求,但根據其他類型行動不便者需求規劃設計環境,有利于智力障礙者認識和使用,保障使用的安全。
4、養老機構設施設備配置應遵循0·1·2·(3+1)模式:
a、“0” 即室內房間有門框無門,節約空間便捷移動;
b、“1” 即居室單門寬度不少于100CM ,便捷移動;
c、“2” 通道雙門寬帶不少于200CM ,每門的寬度不少于100CM,開單門即便捷移動,便于管理;
d、“3+1” 設備配置設計 “3杷椅子1張床” (適老功能能輪椅、適老座便椅、適老浴椅、適老功能護理床);
六、養老機構適老環境設計基本原則
1、安全環境:從空間(**室內高差)、裝置(設置扶手、地面防滑)、設備(緊急通報系統、安全電熱源)、管理員或護理人員等方面,對應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,做到緊急時刻可立即采取措施。從適老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,考慮大多數老人常年形成的居住習慣,提供傳統形式的室內空間。從建筑人體工程學的觀點出發,在家具、家電、生活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人的身體特征。
2、便捷環境:養老機構充分考慮老人的戶外適老環境設計特色。首先考慮到要補償老人減退和喪失的機能,住養區的道路、交通系統,應以保護老人的行動安全為基礎。應采用人車分流或部分分流的交通道路結構,增加老人安全感。
合理安排適合老人的公共服務項目,如老年活動中心、老年大學、棋牌中心等;有足夠面積的室外活動場所,保證老人戶外活動的需要;適當布置綠化、噴泉、亭子、長廊等建筑小品。在庭院或綠地的局部,設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擋視線的樹木,配以桌椅、燈具等,可為老人提供一個具有私密、隱蔽、安全特征的用來休息、交談的安靜場所。
在具體設計中,要考慮室外環境的開闊平坦。無障礙物的綠地,則為老人行動、散步、晨練提供場所。其次是室外環境的衛生性,應有良好的通風、日照條件,防止噪聲和空氣污染,給老人一個安全、健康的生活環境
3、舒適環境:養老機構適老服務設施和服務內容,是針對老人開發建設的;是養老機構規劃的基本要求,是從老年學、社會學、心理學、美學和醫學等新角度,來研究和設計老人的居住區環境,在規劃設計上為老人提供恰當的生活條件,滿足老人在生理、心理和社會方面的種種特殊需要,以充實他們的生活內容,提高生活質量。
a、養老機構是老年人的家,建筑機構呈多立面,戶戶有陽臺,做到老人居室室室都能享受到2小時陽光。
b、每層建有陽光走廊為回字型、S型、8字型等。
c、陽光活動大廳要百平方米以上,有房中街,樓層間除設置垂直電梯外,還應設計環形長距離坡度。
d、考慮到養老建筑的消防要求,公共后勤保障設施建在半地下,并形成完整的工作人員與車輛交通網絡與老人活動區域分離。
e、頂層全部為上人屋面處理,晾衣平臺、樓頂花園等。
七、養老機構適老標識設計
形象標識是適老環境的組成部分,養老機構內的所有標識形象,都應有統一形象標識,以塑造出個性鮮明的養老機構文化氛圍。標識牌的制作材料要經久耐用,安裝牢固、美觀。標識的字體要統一,顏色要和諧。標識牌的安裝位置要準確、合適。養老機構標識導視系統,是當今養老機構規劃設計中,亟待完善提高的適老環境內容課題。
1、標識的概述
標識是文明的象征,指的是公共場所的指示,指在公共場所能明確表示內容、位置、方向、原則等功能的,以文字、圖形、符號的形式,構成的視覺圖像系統的設置,是適老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、標識的規范
標識牌在造型、設置和布局等方面應嚴格遵循國際標準、國際慣例,深藍色為底色,工藝講究,美觀醒目。在設置方面,根據人們的行為習慣和人體工程力學的原理,控制標牌的高度、視距、間距以及字體大小等,其中遠視距為25到30米,中視距為4到5米,近視距為1到2米;懸掛高度為2到2.5米;中英文字體的大小比例為3∶1;字體以標準中文黑體字為主,連續設置的間距為50米。
另外,有些標識牌在位置上也存在問題,如被大型物體或者建筑、樹木等遮擋,也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麻煩。很多地方只注意設置提示標識,而忽略了導向標識的設置。在材料的選擇上,應該充分考慮室外因素,比如高、低溫度,雨水量等,室外的標識牌大多采用木與不銹鋼材料,這樣只考慮到美觀而忽視了其材料的局限性。南方雨水較多,木材的標牌容易變形腐朽。
3、樓層索引標識
樓層索引牌一般放置在樓梯口和電梯口處,用于標明各樓層房間的單位。樓層牌主要用于標識樓層樓號,以便于老人知道自己所在的樓層。清楚明晰的樓層索引是適老環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。
4、功能標識圖
功能標牌主要包括溫馨提示標識、公共安全標識、開水間、洗手間標識、天氣預報和日期提示標識等。明快齊全的功能標識牌,既能給人方便也提高了效率,已成為養老機構管理中的必需品。
5、標識牌
養老機構中除了形象標識牌、樓層索引牌、居室牌、功能標牌等四種常用的標識牌外,還包括宣傳欄、樓層平面圖標識牌、桌面臺牌、迎賓牌等各種標牌,其形態規格千差成別,根據老人的視覺需求定制而成。
七、養老機構運營支撐系統
智慧養老是指利用先進的IT技術手段,開發面向居家老人、社區、機構的物聯網系統平臺,提供實時、快捷、**、互聯化、智能化的養老服務。借助“養老”和“健康”綜合服務平臺,將醫療服務、運營商、服務商、個人、家庭連接起來,滿足老年人多樣化、多層次的需求。智能化、科技化已經成為養老產業新的發展熱點,是目前中國養老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向。
社村通智慧養老院服務管理平臺是專門為養老機構、養老院、敬老院、養老福利院、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機構量身定制開發的專業的養老管理軟件產品;涵蓋接待管理、老人管理、服務管理、人事管理、床位管理、費用管理、庫存管理、評估管理、統計分析、系統管理等功能模塊,涉及從接待到退房的所有流程。通過明確部門職能,精簡業務流程,優化服務項目,科學規范管理,提高養老機構業務處理效率和管理效率,減少資源浪費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意義:合理增設床位,完善院內各項設施設備,完善敬老院服務管理人員工作責任追究制度、服務管理人員管理制度、膳食管理工作制度、財務管理制度、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,落實工作人員考評及獎懲措施,使敬老院的管理服務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、標準化的軌道。嚴格落實食品、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,堅持夜間巡查和請銷假制度,**杜絕火災、食物和煤氣中毒以及老人走失等安全事故發生,真正將其建成老人的“幸福院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