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ngon 183.61.177.* 2017-10-27 11:11:07 |
人口老齡化,意味著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,而且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程度。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,中國的高齡老人數量從2010年至2050年持續增長。以下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布局分析。
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、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。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,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,以及死亡率下降、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。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,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。隨著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,可以預見,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**的時期。
2015年中國0-14歲人口為22681萬人,2015年中國15-64歲人口為100347萬人,2005-2010年中國0-14歲人口逐年下降,2010年0-14歲人口達到近十年**值,為22259萬人。2015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434萬人,近十年65歲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,人口紅利逐漸消失,人口紅利的消失,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即將到來和創造價值的勞動力減少,因此,養老問題的嚴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。
2015年中國總撫養比為37%,少兒撫養比為22.6%,老年撫養比為14.3%;2005-2015年中國少兒撫養比逐年下降,而老年撫養比逐年增加
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,中國的高齡老人數量從2010年至2050年持續增長。由于高齡高齡老人群體中失能率在50%以上,我國失能老人規模或從現階段的625萬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萬人,35年里增幅高達200%。2016年中國人口數量達136976萬人。
據預測,2020年中國人口數量將為137702萬人,2036年中國人口數量為139349萬人。此預測沒有考慮男女比例導致的出生率的變化,從而引起的老齡化的增加對人口增長起制約作用等。
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財務的可持續性有很大影響。有一個方法就是NTA(National Trans-fer Account,即國民轉移賬戶),現在全球40多個國家參加了NTA研究。NTA研究認為,老齡化會加劇公共財政向老年人的轉移支付,當然家庭內部也需要更多的轉移支付。另外,老齡化會增加公共財政的轉移支付規模。最近幾年,我們國家也發表了關于基本養老保險隱性債務、地方政府債務資產平衡表方面的研究。總的來說,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我國負債規模很大。
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,但因為人口增長的慣性,人口數量還在繼續增長。2012~2014年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凈減少、老齡化加速,這些預警信號都在提醒我們:中國人口結構已經發生重大扭曲,形勢已經非常緊迫。
人人都會老。怎樣養老?怎樣讓中國老人老有所依?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面對、解決的問題。而在我國目前家庭養老能力下降、機構養老總體供不應求的背景下,智慧養老的優勢更為突出,已經成為中國養老重要組成部分。
社村通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平臺(http://www.shecuntong.cn/)對養老機構實現免費使用平臺所有功能,注冊成功后,還贈送短信及語音使用點數。這個系統包括有老人檔案管理、派單呼叫平臺、健康監測、定位管理、居家安防、服務預訂管理等各種智慧養老所必備功能。
在社村通智慧養老云平臺的支撐下,無論居家、社區、機構、地產還是醫養結合等何種養老模式,都可以找到相匹配的解決方案,在提升盈利能力和服務質量方面卓有成效。(報告大廳)
|